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罗索

培训中的心理学应用(一)

罗索客 发布于 2009-03-12 10:52 点击:次 
作者:郝志强 (一)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一:条件反射 专业培训讲师的授课,不象学校老师授课那样,端坐在台上不断地讲授,而要和学员互动起来,他们之间有很大差别,尤其会使用到一些所谓的授课方法,比如团队活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达到授课目的。
TAG:

作者:郝志强

(一)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一:条件反射
专业培训讲师的授课,不象学校老师授课那样,端坐在台上不断地讲授,而要和学员互动起来,他们之间有很大差别,尤其会使用到一些所谓的授课方法,比如团队活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达到授课目的。这些授课方法,比讲授更好地让学员接受,因为它们符合学员的心理结构。
那从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成人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授课方法,就很有必要。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心理学理论,首先是前苏联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注意到,没有喂食时,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胃液和唾液。巴甫洛夫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在喂食之前先出现“铃声”刺激,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或称自然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可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条件刺激”。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等),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当然这个心理学实验是针对动物的,那对成人的教学来说,也有参考价值。俗语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条件反射。我们看到某个场景于是产生某种情绪,也是条件反射,因为场景和过往的经验联系了起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狗相当于学员,食物相当于讲师和课程。狗看到食物会泌唾液,某些学习能力强的学员,看到课程,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讲师的课程内容要符合学员的需求,这是让学员产生自然反射。而铃声相当于培训现场给学员的,或讲师给学员的某种“刺激”,讲师通过这些“刺激”,和学员脑子里,固有对学习的理解、或某种经验呼应起来,于是导致了学员学习行为的发生,所以是条件反射。
培训时,如何使用条件反射原理呢?简单地来说,讲师要模拟场景,和学员头脑中固定的某种经验配合,或唤醒学员头脑里面的学习结构,产生学习的条件反射。操作的办法如下:
1、课程开始以前。有些客户会让领导开营,或做培训前的讲话,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讲师和课程的优秀,也可以暗示学员,好好学习,领导在关注你们,于是营造了认真学习的气氛。这就是把领导的权威,延续到讲师身上,于是学员在遵守纪律方面要好一些。领导的讲话,相当于铃声,在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
2、讲师上课有个小铃铛,一方面为了强调课堂的纪律,提醒上下课。另一方面学员以前上学时,听到铃声,一定是上课、下课或有重要事情,讲师使用铃铛就可以暗示学员,这是严肃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娱乐。于是铃铛,可以和学员以前的经验联系起来,就是所谓的条件反射了。当然有的讲师使用音乐,提醒学员上课,不过学员从前没有听到音乐,就上课的习惯,可能不如铃铛更有效,但音乐或许更有趣。
3、培训中,讲师设计案例时,要模拟学员的工作场景,当学员看到案例,就会回想起他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于是在讲师的带动下,学员会进行思考,于是学员才会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接受讲师的内容。这时的案例就相当于,提醒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的铃声,在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
4、在具体的授课方法上,讲师也可以用到条件反射。讲师说:我们在工作中要团结紧张,还要什么?学员说:严肃活泼。讲师说:对!我们要劳逸结合。这就是讲师利用学员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达到条件反射一样的互动。讲师说:知己知彼,才能怎样?学员说:百战不殆。讲师说:所以我们要非常了解客户,下面我们看了解客户的三个方面。于是课程得到了延续,讲师此时,也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等等这些授课方法,我们都是在用条件反射原理。
条件反射的引导方法,大多数讲师都在使用,但如果讲师使用太频繁的话,学员会感到单调和疲惫,有思考力的学员,会感觉自己象应声虫一样,不断回应讲师封闭式的问题。当然讲师可以通过案例,来模拟场景,和学员的经验配合起来,挖掘学员深入的思考,也是更高明地用条件发射原理。
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分析学员,判断学员头脑里的学习结构。然后在培训中的课程准备、现场布置、授课方法上,都可以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授课的目的。

(二)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斯金纳实验
上篇文章说到了条件反射,在授课中的应用。我们看到在一些培训中,讲师使用了一些奖励和惩罚学员的办法,这样的授课方法,心理学的原理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了一个装小白鼠的箱子,箱内有机关,小白鼠只要碰到这个机关,就有一粒食物掉出来。开始时它们在箱子里乱动,碰巧触动机关,就有食物丸掉出来。以后,小白鼠越来越少去碰其它地方,而越来越多地去碰这个机关。最后,为了获取食物丸,它们就去碰这个机关。
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它的某种需要(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生物的某种行为,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于是生物产生了记忆,它重复这种行为。故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相同的是,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都是利用了生物的记忆。但不同的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中的生物,是把记忆和某种相关的东西联系了起来。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生物,它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或逃避惩罚,“某种相关的东西”变成了具体的奖励或惩罚。
在管理中,管理者用KPI来考核员工,把下属的业绩和奖励或惩罚结合起来,这样的操作方式,也是使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结构。但成熟的管理者,都知道考核会驱动员工工作,但不是万能的,员工还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等等,精神方面的激励。而且初涉职场的新员工,对KPI考核还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自由散漫一些,于是考核的效果就差一些。而拖家带口的老员工,被考核过很多次,对考核带来的痛苦记忆深刻,于是很看重考核,于是努力工作,完成考核指标。
在培训中,有的讲师也在使用这个原理,授课前,讲师把规则讲清楚,大家分小组来竞赛,讲师发小礼品,或给学员盖美女与怪兽的图章,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热情。这个授课方法的前提,就是利用了斯金纳实验的原理。把奖励和惩罚与学员的学习联系了起来。但这样的授课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奖励和惩罚会分散学员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因为培训的目的是让每个学员都参与,都学会,而不只是赢得团队的胜利,更不是牺牲弱的团队。从内容上来看,讲师是裁判,控制竞赛的进度,也就是说,讲师是知道正确答案的人,否则没有办法控制竞赛的节奏。而客观地来看,营销和管理的很多方面,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科特勒的营销理论,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也可能是错的,不适合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营销和管理只有适合与否,而无正确与错误之分,讲师给出的也只是个人的观点而已。现在采用竞赛的方式,讲师用个人观点,来强加给学员,会遇到学员的抵触和反感,造成学习的障碍。
回想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和我们小时候被老师表扬,得到小红旗的作用是一样的,它是我们应试教育的延续。应试教育的侧重点,不在培养所有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而更侧重在不断地测试他们,把他们中优秀的筛选出来,落后的淘汰掉。现在的学校教育,也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转型了,可我们现在很多讲师,还使用这样的教学法。呜呼!讲师是服务者,目的是保证最多数的学员,能很好地学习,而不是被公司请来筛选他们的,这种教学法,有欠妥当!
而且对于中高层学员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更关注在课程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他们上过的培训课程已经很多了。所以让他们互相竞赛,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好胜心,但也可能激发他们的反感。他们最关心解决他现在的问题,学习目的很明确。所以这个授课方法,对基层员工,让他们感觉到好玩,是可以使用的,但对中高层就会有一些问题。
从角色上来看,讲师本质上是培训的服务者,而不是学员的管理者。讲师给学员上课,是收了企业费用的,或者说是收了学员费用的。所以讲师和管理者,有本质的区别。管理者可以去考核员工,可以奖励或惩罚员工,那是组织赋予管理者的权力。培训讲师这样做就不合适了,没人赋予培训师这样的权力,来考核学员,尤其是惩罚学员,相反学员因为是买单人,反而有赶走讲师的权力。讲师使用这个方法,是利用了学员头脑里,固有的对老师的尊重,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类,但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培训讲师作为服务者,还是关注在授课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为好。内容第一,形式第二,才是正道。
当然如果学员回答问题不错,参与的不错,演练的不错,讲师可以发动大家鼓掌来鼓励学员,或直接给某种奖励,也会比竞赛的效果更好。即便是使用竞赛的方式,也要只给奖励不给惩罚,才让学员感觉到,没有太大的压力,于是学员关注学习,关注内容。

(三)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三:马斯洛需求层次
上次在银川上课,有个学员和我交流起授课方法来,问我是不是学过心理学,我告诉他,我用的授课方法,是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于是对方很惊讶,这么常见的需求层次,怎么和郝老师高超的授课方法有联系呢?请看下面的阐述。
所谓需求层次理论是说,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有衣服穿,有饭吃,才有心思做别的。吃饱了以后,然后要追求安全感,环境的安全也好,身体的安全也好,心理的安全也好。于是“安而后能虑”,开始考虑社交的事情,有社交的需求,想交一些朋友,有朋友在一起才更有安全感,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也可以在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里,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最起码有人愿意听他的观点,他在团队中是被接纳和认可的,也就是满足了尊重的需求。最后他的境界提升了,想做祖国和人民做一些贡献,为社会做些什么,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想活得更有价值,于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用我们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这个说法不是很恰当,但说的也是需求层次。
当然一般人是从生理需求开始,一层层向上,最后到自我实现。但也有的人,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就胸怀天下了,孔子评价弟子颜回的:“回也贤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培训中,这个心理模式如何使用呢?
培训的组织者,首先要满足学员的生理需求。比如说中午和晚上,培训组织者安排了聚餐,让学员有饭吃,学员感觉好。最好在吃饭时,比在家吃的水准要高一些,或有一些特色,于是学员感觉来培训值。我以前在企业组织培训时,甚至在每张桌子上,放上当次的菜单,这样学员坐在那里,就知道今天是几个菜,什么菜,于是好制定“吃饭计划”。而且把男女学员错开坐,这样菜可以被均匀地消灭。住宿尤其是要干净,最好可以上网,方便学员晚上处理公务。住宿的地方要可以方便购物,出去以后有一些娱乐场所,那就更好了。当然如果学员素质不高,或是被“押”着来培训的,这样的安排反而让他们方便地逃课,还不如关在深山里,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度假村培训为好
安全需求。我以前在《培训现场细节如金》里写过一些。比如教室要足够大,灯光要足够明亮,有逃生通道,这样学员有安全感。椅子干净,坐着不累。空调温度适中。学员有茶水喝。
社会需求。学员互相希望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于是讲师把学员分小组,在小组里有组长带动大家交流和研讨。女孩子平均分配,各个不同地区来的人,错开地坐在一起。这些方式都可以满足大家社交的需求。中国人是内向的,本来心里想和那个人交流,但我如果主动去和他认识,就显得我没面子,或万一对方不愿意认识我,不愿意和我交流,那我怎么收场呢?于是大家会都采用最保险的策略,大家都绷着。其实讲师就是打破僵局的角色,讲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把学员分成小组,团结紧密地坐在一起,桌子不能太大,大了有谈判的感觉,在可以放下教材和水杯的情况下,越小越好,桌子的作用是让学员找到小组的感觉,不是用来写字的。在授课过程中,讲师要有意识地,在课程的前面,加一些简单的小组研讨,让大家通过研讨,熟悉小组的成员,为后面的培训打下基础。
在课间休息时,有的讲师会放一些有意思的投影片,或MTV,甚至放《憨豆先生》的短片,来吸引教室里的学员。这些是最愚蠢的做法!课间是学员社交的时间,是学员回顾和消化课程内容的时间,是学员之间探讨课程内容,互相学习的时间,是学员评价讲师,表示赞赏或发泄不满的时间,一句话:课间可能比课堂更重要。讲师播放的东西,很有意思,于是让一些学员找到不和别人交流的借口,影响了授课效果。所以我的做法是,遮住投影仪,只放音乐,不给学员太多的选择。
尊重需求。学员在小组里,就某个主题进行了研讨,讲师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学员在讲师的引导和带动下,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满足了学员被尊重的需求。尤其是中高层的学员,他们本身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讲师要让他们在小组里分享,和大家分享。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尊重学员,学员才会尊重讲师的观点,尊重课程内容。
最后是自我实现。学员来培训,不单是要互相激发和交流,更主要的是想从讲师这里得到启发和参考。也就是要帮学员提升和总结,这就是自我实现了。在他们分享完了,他们会想:我们的经验和想法都说完了,那听听讲师怎么说,他难道比我们还要厉害吗?于是讲师此时可以帮他们总结,总结的更深刻一点,总结的更宽一点,实在不行,就总结的更有趣一点,郝老师所谓的三点式总结。这个过程是最考验讲师的,所以讲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有自己的观点。否则就是在混时间了。
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满足,在于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教室的现场布置。郝老师以前说过的培训的三要素:讲师、学员、场地,也是这个意思,细节真的如金。社会需求的满足,要靠小组教学,如何带动小组来参与,也是考验讲师功力的。讲师首先尊重学员的想法,让学员来分享,这样是满足学员的尊重需求。分享完了,讲师的总结,就是满足了学员的自我实现需求。
综合起来看,郝老师以前的一篇文章叫《引导式教学的五个步骤》,说到的教学法,就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具体内容是:讲师先要引导,再让学员研讨某主题,然后学员分享,学员分享完以后,讲师进行总结,最后关联引申到学员工作中去。
简单地来说郝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引导、研讨、分享、总结、关联,这个授课方法是来源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你的授课方法是来源于哪里?你想过吗?

(iwgh)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同学习共成长。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罗索实验室 [http://www.rosoo.net/a/200903/7223.html]
本文出处: 作者:iwgh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将本文分享到微信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