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罗索

培训中的心理学应用(三)

罗索客 发布于 2009-03-12 10:58 点击:次 
作者:郝志强 (七)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七:教室布置的“从众效应” 从授课效果上来看,大班授课,那么多学员,讲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员,促动每个学员的学习,只管自己演讲得效果不错就可以了,至于学员学了多少,那取决于学员的吸收能力。但小班授课就不同了,讲
TAG:

作者:郝志强

(七)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七:教室布置的“从众效应”

从授课效果上来看,大班授课,那么多学员,讲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员,促动每个学员的学习,只管自己演讲得效果不错就可以了,至于学员学了多少,那取决于学员的吸收能力。但小班授课就不同了,讲师要照顾到每个学员,要促动学员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观点,让学员不但从讲师身上学到东西,从其他学员身上也可以学到东西,这才是小班的价值所在。
所以说小班的内训授课,讲师有更大的压力,还要在这个压力下,带动大家参与,其实对讲师的授课技巧,有更高的要求。下面专门说说,讲师如何靠分组,引导授课气氛,促动学员交流的办法。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讲师授课时,当学员人数众多时,分成10个人小组,当学员人数较少时,就分成3个或4个人一个小组,其实这些做法,违背了学习规律,都不利于小组研讨达成一致。
心理学家阿希,在1955年做了关于“从众心理”的研究(《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P402页)。实验材料是18对卡片,每对左边的一张画有一条线段,右边画有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其中有一条同左边卡片上的等长。被试坐在一群人当中,辨认哪两条线段一样长。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被试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错误概率小于1%。
但是,当其他人纷纷故意做出错误的判断时(这是实验者的安排),被试就显得犹豫不决,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样连续试验了几组,统计结果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后来他把这种“从众”做出判断的行为,叫做“从众效应”。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三人成虎”,也是“从众效应”的典型案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众倾向性随着团队规模的提高而增加,但这仅仅限于,人员数量在6-7人的团体。其规模超出这个数字时,从众的水平不会增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降低。阿希声称,随着团体成员的增多,人们开始怀疑其他成员,有目的地影响自己的行为,并开始抵抗这种显而易见的压力。无论如何,7个人以下的小组,有利于达成一致的结论,有利于小组的研讨。其实从数学上分析,也是如此,7个人之间有21种联系,8个人之间有了28种联,而9个人之间有36种联系,10个人之间竟然有45种联系!显然,团体人数越少,越有助于达成一致,有助于小组研讨。在培训中也是一样,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员达成一致。7个人以下的小组,更有利于达成一致。但小组人员也不能太少,太少了他们互相的经验,得不到充分的交流,新鲜的观点太少。而且在有的企业培训中,学员不守纪律,小组本来只有4个人,有两个人因为公务繁忙离开了,剩下的两个人,如何研讨呢?所以小组的成员一定是6-7个人为好。
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也曾数度对从众行为进行了研究探索,结果与经典实验相似。在一次实验后,实验者访问了发生从众行为的被试,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有个始终表现出从众行为的被试者说:“我看到别人怎样讲,自己也就怎样讲,有几次我看出是不对头,但别人都这么说了,我也就跟着讲。”有的被试则说:“开始我坚持,后来看着大家都讲的与我不一样,怀疑自己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所以也就随大流了。”有的说:“开始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后来发现就我一个与别人不同,觉得奇怪,于是就随从了。”由此看来,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是群体压力。当个体行为与众不同时,就会感到群体压力,而个体又不愿意受到孤立。当个体行为与别人一致时,就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于是就产生了很多人都采取与群体内多数人,保持一致意见的现象。阿希实验还表明,即使在问题情境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个人仍会因群体压力产生从众行为。
后来阿希变动了实验。他对7名助手的回答进行了改变,使其中一个助手在实验条件下,给出正确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有5%的被试同意团体的一致意见。显然,你只需要一名同盟者,就可以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也就是说一对六是实验者不接受的,但只要有人和他相同,二对五他是可以接受的。
培训讲师如何应用这个原理呢?当讲师发现小组的研讨偏题时,可以促动到原来的题目上来,讲师首先要观察,哪些人对偏的题目不感兴趣,于是可以问两个人的观点,从而靠他们影响大家,回到正题上来。如果小组讨论的结论,非常负面,这个技巧也是有用的。毕竟在小组里,还有一些希望回到正题上来得学员,讲师的促动可以促使他们联合起来,推动小组正面研讨。
在阿希实验中,还有个操作的要点,被实验者是后来的,而前面已经有六个人在等他了。他不知道这六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六个人会对他怎样。于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看看别人在作什么,于是模仿大家,从众做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也就是说,你对某领域了解越少,越没有竞争优势,越容易从众。刺激越模糊,任务越困难,人们越容易相信众人的判断。
总之小组研讨是培训中最常用的方式,如何才有利于达成一致,并充分交流意见呢?6-7人的小组是最适合的。讲师还要在授课过程中,促动小组,引导研讨的方向。

(八)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八:“学习助长”与“学习抑制”

你家孩子,在家一个人吃饭,吃得香,还是到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吃得香?你当初骑车上学时,后面有车超过你,你是不是要加快车速,追上去?你现在是讲师了,50个人听你授课,是否比10个人听课,你发挥得更好?你有无发现,老实的小狗,看到别的狗吠叫,也跟着吠叫了起来?
在心理学上,把这些行为就叫“学习助长”。简单地来说,一个人的表现会因为别人的注意,或竞争,而有所提高。当有他人在场时,他可能会比独自一个人时,表现得更好。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1897年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结果表明,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学习助长现象。我想如果在骑车人的后面,跟上一条饿狼,那他是不是骑得更快了?
特里普利特认为当观众在场时,往往会唤起别人评价自己的想法,你关心别人的评价,就会自我驱动地,就会有更好地表现。另外人和人之间,还有隐蔽的竞争,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了竞争,用我们的俗话来说,就是“逞能”。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啦啦队和观众的鼓劲声、以及其他运动员的表现,都可以促进表现。
生活中也是一样,在这个电视机和DVD普及的时代,人们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呢?有人说电影院的音响效果好,我想这只是一个原因。当初我在清华上学时,在大礼堂看过数不清次数的电影,当遇到激动人心的情节时,学生们会自发地鼓掌,甚至欢呼,那种上千人一起笑,一起激动的心情,不就是“学习助长”吗?培训现场也有如此的效果,有的课程,你在家看书就学会了,为什么还要去听课呢?因为有人喜欢那种气氛,和别人在一起学习的气氛。有的中学老师也有体验,某学生说:我不到教室里去,就看不好书、写不出东西来。这说明教室对他,有助长效应。也有学生说:我坐在教室里,什么事也干不好,这说明教室对他,有抑制作用。
我们在培训时,如何利用学习助长原理呢?比如说在培训时,把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错开,分在不同的小组中,而且把数量少的女孩子平均分配,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如果是来自一个地区的学员,他们互相很熟悉,平常该碰撞的已经碰撞过了,早就没有什么新鲜的了,那个“烂人”一直是自己讨厌的,如何能在小组中更有激情?更何况他们之间谁强谁弱,早就已经是确定了的,还用竞争吗?互相促进的效应就很小了。而不同地区的人坐在一起,于是“学习助长”出现了。把女孩子平均分配,而且坐在小组中间,就更是这个道理了。但凡正常男人总想在一群男人中,表现出自己是最优秀的,来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男女搭配,培训不累。这是男人的本性,你可以说是好色也好,可以说是本能也好,总之“学习助长”是一定存在的。我在发给企业的培训准备清单里,详细地说了分小组的方式:
“请把培训现场的桌子和椅子,摆放成下图小组的方式,这样便于学员交流。每个小组7个人以下。无论教室大小,桌子要尽量小。小组之间的空间,讲师可以走过。在不影响学员交流的情况下,桌子越小越好。如学员人数多,可以增加组数,但不要增加小组的人数。不同地区的学员最好错开来坐,这样才有充分的交流,让学员学到更多东西,女学员平均分配,坐在小组中间的侧边。”
和“学习助长”相对应的是“学习抑制”。有别人在场时,有时你会和别人竞争,激发出你的能力来,但有时别人的存在,会让你感到消沉,感到到压抑,让你感到被打扰。心理学科特雷尔等人的实验表明,被试在学习比较简单的材料时,有其他人在场比单独学习效果更好。但当学习比较复杂的材料时,效果则相反,单独一个学习的成绩,优于有他人在场情况下的成绩。也就是说,对于动作简单而又是熟练的工作者而言,当众作业时,会因众人的注意而加强动机,使得作业成绩有所提升。但对于动作复杂而又是初学的新手而言,当众作业时,会因众人的注意,而紧张与增加压力,因而造成作业成绩的降低。因此在安排工作时,如果是一般简单性劳动(挖沟、挑土等),在责任制的前提下,集体劳动效率高。如果是复杂性工作(创作,设计等),则尽量让其单独思考。
在培训中,学员尽量水平差不多才好,尽量不要高层、中层和基层搅和在一起,有些公司说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也不少,多来人能节省培训费,为什么不让多来?可那些基层员工,会被中高层员工压抑,而不敢发言,或怕发言后别人对他有负面的评价,因此产生了“学习抑制”。
即便是同样层级的学员,讲师也尽量把经验丰富的与经验一般的学员,错开坐,这样才能激发大家的交流,让同样级别的学员,互相挑战,带热了培训现场的气氛。

讲师在培训中,还要注意,尽量不要点名。那些强的学员无所谓,反正我强,我正好有了表现的机会,产生了“学习助长”效应。而那些弱的学员,万一不懂如何来回答,而被讲师点名了,就会没有安全感,被“学习抑制”。

(九)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九: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

无论是大班演讲也好,还是小班培训也罢,授课结束,只是学员学习的开始。如果学员在培训后,不去使用培训的内容,无论企业花了多少代价,讲师水平无论多高,这个培训简直没有用。而学员要使用,首先要把培训的核心内容记住,而且这个记忆要尽量深刻,尽量持久。就象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后,三年不骑,骑上车5分钟后,就和三年前的骑车水平差不太多。那在培训中,记忆是怎样发生的?和记忆相伴的遗忘,又是怎样发生的?讲师如何才能加强学员的记忆呢?讲师怎样围绕记忆来设计课程,让学员上完培训课的记忆,就象学员学骑自行车的记忆一样有效呢?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记忆实验报告,成为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和其他心理学家做实验一样,艾宾浩斯做了记忆实验。不过实验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是以小猫小狗,不是以自愿者,而是以自己为测试对象,整个实验花费了5年时间。在实验中,他选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作为需要记住的材料,通过对自己记忆效果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他发现刚刚记忆完毕,记忆量为100%。20分钟后,记忆量为58.2%。1个小时后,记忆量为44.2%。8到9个小时后,记忆量为35.8。一天后,记忆量为33.7。2天后,记忆量为27.8。6天后,记忆量为25.4。一个月后,记忆量为21.1。然后艾宾浩斯利用上述数据,描绘出一条曲线,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材料的数量,横轴表示时间,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凭借这条曲线,艾宾浩斯成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简单吗?一条曲线,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但你知道他付出了什么代价吗?花费5年的时间,记忆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分析和总结。也就因为他是刻板的德国人,比较“笨”地坚持学术的严谨性,才能坚持下来,要是我们“聪明”的中国人,早就说以此类推,所以如何了。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
那培训讲师在授课时,要怎么做,才能加强学员的记忆呢?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讲师的水平再高,大部分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以后,一定被遗忘,这是不改的事实,被学员记住的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讲师的作用是尽量加大这一部分,让核心的授课内容,成为这一部分。于是讲师要把课程分成模块,基本上以1个小时为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要回顾上一个单元的内容,尤其是核心的内容,一定要反复强调,加深学员的记忆。我在授课时,还把核心内容,写在大白纸上,粘贴在教室旁边的墙上,可以方便地带领学员回顾,加强记忆。
艾宾浩斯还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死记硬背费力不讨好。再理解的知识,也要勤于复习,重复训练才有效果。
于是讲师在授课中,逻辑性一定要强,让大家顺着一条线走下来,学员才对课程有全面的理解,最后记忆效果才好。而且讲师的内容要有意义,也就是说和学员的工作相关。尽量不要说讲师和他老婆怎么了,和他女儿怎么了,这些内容对学员来说是无意义的。或经常说一些搞笑,但与课程主题无关的笑话,那样的讲师就更无聊了,简直是在混时间。当然,特别高手的学员,可以从中举一反三,从讲师和老婆的关系中,悟出公司和客户关系的道理来。但大多数学员是普通人,这些东西对大多数学员来说,都无意义,课后一定被遗忘。
关于记忆这个困扰人类的话题,后人还进行了很多研究,1999年在美国的世界记忆学大会上,公布了“关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定量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该成果表明,在人类大脑记忆过程中,会形成三种记忆,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以记单词为例,你在几秒中之内,会产生一个“感觉记忆”,这个记忆保持3到4秒转瞬即逝,你对这个单词不会感觉太深。感觉记忆之后还有一个“短时记忆”,这个记忆大概延续4到16个小时,不同的人相差四倍。我们上学时,有的学生平常不学习,考试要突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我老婆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关于“短时记忆”,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发现,人的记忆广度平均数为7,即大多数人一次最多只能记忆7个独立的“块”。他在195年的一篇著名论文《魔术数字7加或减2:我们加工能力的限制》上,说明了短时记忆不可贮存很多信息,7加减2也就是5到9个项目。讲师在授课时,最好把给你学员的要点,在7个以下,而且要把它们模块化,这样有利于学员记忆。
在这两个记忆消失后,会产生一个长时记忆痕迹。但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因此长时记忆的强度也不同。有人晚上学习,长时记忆的效果好,有人要清晨,所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曲线,会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
总之,培训讲师在授课中,多次强调核心的授课要点,让它成为学员的长期记忆,而且要逻辑化地授课,更要以学员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开发课程,让学员觉得学习的课程内容,对他的工作有意义。

(iwgh)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同学习共成长。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罗索实验室 [http://www.rosoo.net/a/200903/7225.html]
本文出处: 作者:iwgh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将本文分享到微信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