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罗索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测评报告

jackyhwei 发布于 2020-07-14 16:51 点击:次 
Sony PCM-D50是一款录音棒产品,它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录音,它能提供24bit/96kHz规格的录入功能以及还可接受的可移动性能,主要服务对象是音频素材采集者、记者等特殊人群,它本是一款离普通消
TAG: 录音笔  测评  索尼  SONY  PCM-D50  

Sony PCM-D50是一款录音棒产品,它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录音,它能提供24bit/96kHz规格的录入功能以及还可接受的可移动性能,主要服务对象是音频素材采集者、记者等特殊人群,它本是一款离普通消费者较远的产品,但因为其播放性能的不俗,获得了很多发烧友的称赞,我们今天测试的重点不在其录音部分,而在其播放部分,如果你希望了解其录音性能,请咨询专业人士。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将PCM-D50简称D50。

硬件部分

作为一款准专业设备,D50的造型与常见的播放器很不相同,它头顶的拾音器,比较少见,拾音器方向可调整。为了能快速的启动或终止操作,D50尽可能的采用硬件按钮控制,其足够大的体积也能容纳下很多按钮。

其背面还有固定用的螺丝孔位,这也是为了安装到支架上录音使用的。

D50的屏幕为黑白屏,其屏显内容也很简单,没有任何花哨功能。操作上,它也不同于一般播放器,D50的菜单系统极为简单,设置项目也很少,基本不需要看说明书就能上手。虽然简单,但对于只需要播放的发烧友来说,并不简便,例如,要换曲时,必须停止播放才行。至于根据音乐文件中的TAG来实现专辑名、歌手名创建列表播放等功能,统统没有。不要奇怪,因为D50的播放功能只是附带的,并不是其设计重点。

D50的支持的解码也很少,不支持APE、也不支持FLAC,更别指望支持CUE索引了。它只支持PCM编码的WAV以及MP3,编码方面[录音],仅支持PCM的WAV录入。

由于这台D50是从朋友处借来,拆解时也就没那么彻底。不过网络上还是能找到一些有用资料用于分析。

D50采用的主控芯片是NEC出品的MP201,这颗芯片在Sony的随身听系列中亦有采用。这是一颗基于ARM核心的高集成芯片,加入了内存管理器、存储管理器等等,内置音频I/O控制器、图像处理单元、视频加单元等,实际上D50的只用到了不多的部分。这颗芯片还被Sony广泛用于其它数码设备,例如单反相机等。

D50内置4G存储空间,还可通过插入记忆棒来扩充容量。

与播放性能紧密相关的DAC是AK4385,这是一颗双声道DAC芯片,支持24bit、192kHz采样规格,动态范围108dB。比起主流的音乐声卡上采用的DAC芯片,性能要略低。

在主板中央和右侧位置,有两颗丝印不太清晰的元件,这是AD8662运算放大器。

与录音有关的元器件资料无法搜寻到,这点颇为遗憾。不过D50的基本架构已经基本清晰,与PC机实现录播的流程非常相似,基于ARM的主控芯片实现核心管理,通过S/PDIF或者I2S方式与DAC或者ADC通讯,实现录音与播放功能。

客观测试部分

D50的客观测试,我们还是选用专业级声卡录入的形式,结合常见的分析方式,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这种方式测试有其局限性,它无法精准的表现耳机放大输出的表现,它与实际使用有一定差异,实际使用时会有不同的负载。但它反应的数据依然有参考性,尤其对左右声道的平衡性、分离度等指标的分析,能更加直观。警告:民用声卡用户请勿尝试这种方式测试,我们无法确保信号过载时不会对声卡产生伤害。

线性输出测试

测试项目 结果
噪声水平, dB (A): -96.1
动态范围, dB (A): 96.5
总谐波失真, %: 0.0029
互调失真, %: 0.0062
立体声分离度, dB: -96.1

测试表明,D50具有一条平直的频响曲线,高频部分有轻微抖动,但对听感没有可察觉影响。D50的线性输出电平为标准电平,这点大部分随身播放器无法做到。其他指标表现良好。

频率扫描结果如上图,测试发现,有轻微谐波。这些谐波可能对音色产生影响。这里强调一点,谐波多寡不能作为音质好坏的第一标准。监听级设备不在讨论之列。

分离度测试发现有轻微串音存在,高频部分分离度为-84dB左右,中频则为-94dB左右。

S/PDIF输出测试

D50具有S/PDIF光纤输出功能,与3.5mm线性输出插座共口。使用适配器后,可以使用普通光纤通信。

测试项目 结果
噪声水平, dB (A): -97.1
动态范围, dB (A): 97.0
总谐波失真, %: 0.0004
互调失真, %: 0.0055
立体声分离度, dB: -97.2

RMAA测试结果很理想,各项指标都达到很好的水平。

频率扫描测试显示,信号很干净,没有明显谐波存在。

分离度测试依然十分理想。

虽然D50的S/PDIF输出可以称得上出色,但它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光纤发射器比较费电,Sony采用了节能时设计,即无信号时会关闭发射,这种设计本来不错,但反应过于迅速,例如进行换曲时,它可能被开关一次,这导致外接解码器时,解码器会频繁的锁定信号,有些使用继电器切换的机型会因此降低使用寿命。

耳机输出测试

测试项目 结果
噪声水平, dB (A): -92.6
动态范围, dB (A): 92.5
总谐波失真, %: 0.0028
互调失真, %: 0.0079
立体声分离度, dB: -92.5

测试结果低于线性输出,由于多了一级放大,这样的结果也是情理之中的。

分离度测试发现,轻度串音存在,高频部分分离度-75dB左右,中频部分为-91dB左右。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耳机输出随着增益的增加,音质会出现劣化,不管是实听还是仪器测试,均有此问题。

测试发现,当增益逐渐加大时,失真会急剧加大,能产生这种频率特征的,一般是信号在某个环节溢出所造成的。因此不建议D50将耳机输出开太大使用。为此,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试听对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做下面专门的说明。

在D50的屏幕上,有一个电平指示器,可以实时的显示正在播放音乐的电平,它与耳机输出大小无关,是音乐文件本身电平的大小。我们客观测试时,使用电平信号在-1dB-0dB,这相对较高一些。而我们一般听的音乐,国内大多数流行音乐、口水歌可能最高电平会在0dB左右。而一些发烧碟,最高电平大概在-6dB左右,偶尔会达到0dB水平。

以具体音乐为例,例如 Dido 《Stone》 整个音乐录音电平持续较高,这类音乐相对少见,从D50的屏幕电平指示来看,在大多情况下电平都接近0dB,使用AKG K701耳机参考,大概在不到5点钟位置,高频会发生较明显的连续有规律脉冲“啪啪”声,大约5.2左右刻度时,这个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对于一些录音电平较低的音乐,很大比例的声音的电平会在-6dB以下,甚至一些发烧交响乐录音电平更低(例如2L的几首小提琴,一般最高潮部分大概在-6dB),在K701下,音量调至最大,听感上没有发现溢出失真的情况。如果偶尔在高潮部分摸高至0dB左右电平,还是可以察觉到在低频和高频处都有失真的轻微快速的爆破声。而国内录音一部分口水歌、流行音乐等录音电平一般较高,如果为了追求更大音量,则会遇到溢出失真的问题。

整体来说,这个问题可以避免。如果音乐录音电平较高,经常会出现0dB左右的输出,那电位器最好调整在刻度5以内,弱录音电平较低,例如只有-6dB左右,则音量可以调整在7-8刻度位置,甚至更大,但如果此时偶尔出现0dB失真怎么办?这可能就是D50溢出问题最麻烦地方所在。不过,以AKG K701、飞利浦SHP9000等耳机来看,在刻度4-5左右、较高电平音乐播放时输出音量已经足够,我们也推荐在这个范围内使用D50。

播放功能与操作

虽然我们今天将D50作为“随身听”功能进行测试,但它毕竟不是针对普通真正的随身听用户设计,在播放功能上较为繁琐,一些早已经在播放器上实现的基本功能在D50上不被支持,对于D50用户来说必须忍受这些折磨。D50支持在机身存储空间和记忆棒上建立多个文件夹来保存归类文件,这在录音笔产品中已经算是较为开放了。屏幕上可以显示文件夹相关列表,我们可以一层一层通过确认按钮进入相关目录。

D50不支持任何曲目管理,而进入只有文件的一层目录后也没有列表可展示,只能显示当前播放的音乐是该文件夹中的第几个文件。在音乐正在播放时,不能进行目录浏览、选取等功能,包括上/下一首跳转也需要在停止播放后进行。在前文提到,D50使用了支持24bit/192KHz的硬件规格,但D50在播放时也仅支持24bit/96KHz的WAV格式播放。

在耳机输出部分,D50侧面有对应电位器进行音量调节,刻度从0-10分布,操作手感较为细腻可以精确调整音量。D50的重量并不轻,安装了4节Eneloop 2000mAh充电电池后的重量达到了370克,而七彩虹的C4 Pro的重量是251克。由于他们的重量都不足够便携,也有不少人质疑这能算“随身听”吗?的确,它们绝对不是什么便携的播放器,但有趣的是在便携、音质、外形、供电等等因素妥协中,高品质播放器产品也因此诞生,而D50这类录音棒产品被如此应用,不知是否巧合。

主观听感测试

索尼D50提供了一个3.5mm的耳机输出接口,一个3.5mm Lineout和光纤共享的输出接口,我们主观听感测试主要关注它的耳机输出音质。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Lineout接耳机放大器的方法,来对它的线性输出进行测评。我们使用几款有代表性也是我们较常使用的耳机和耳塞进行试听参考,AKG K701、铁三角AD1000、飞利浦SHP9000三款相对低阻抗的头戴式耳机,森海塞尔HD650作为高阻抗耳机代表,耳塞部分使用创新Aurvana Air动圈耳塞、UE TF10动铁耳塞和Vsonic R07作为参考。音源部分,我们会使用D50与不久前测评过的七彩虹C4 Pro播放器进行对比。我们还使用Monitor 02 US声卡耳机输出口和Lineout作为参考,搭配熊猫耳放进行试听。

低阻抗耳机表现

AKG K701阻抗并不高,而大尺寸的低阻抗耳机虽然容易被推的有足够大声音,但细节层次控制则较容易出现问题。而铁三角的AD1000相对K701更难控制一些,高频稍偏冷偏硬一些。飞利浦SHP9000需要足够的驱动力,才可以让它的声音饱满有力。下面,我们用以上三款耳机做参考,对索尼D50、乐之邦Monitor 02 US和七彩虹C4 Pro进行对比。

高频表现:D50驱动这三款耳机单从音量判断,在4-5刻度左右位置已经足够使用(达到Monitor 02 US 75%左右输出电平),这也基本可以避免前面谈到的D50耳机输出溢出失真的问题,对于电平很低的音乐,也可以调整至刻度7以上使用。在高频方面,如果与七彩虹C4 Pro、Monitor 02 US和D50三个进行对比,C4 Pro声音更加中性,02US有些偏暖,而D50稍有些偏冷,高频稍显突出。在解析力方面,02US虽然是暖声,但还是容易感觉出它的解析力较好一些,而D50的解析力较C4 Pro稍差一点,声音也稍偏硬一些。

D50在搭配铁三角AD1000表现出最为鲜明的声音风格。D50的高频动态部分表现要好于其他两个音源,在大动态时D50的高频表现出足够饱满和有力的声音,这会让弦乐表现的更加华丽,铜管乐器的高频也金属味更足,但并不十分过分,但声音稍显偏冷,动态虽然明显比C4 Pro和02 US好。

在高频细节、层次和瞬态表现上,Monitor 02 US还是表现最好,声音层次清晰干净,而C4 Pro则稍差于02 US,D50的虽然在高频驱动力较好,让声音听起来饱满有力,但细节要稍差一些,这在SHP9000上表现较为明显。在铁三角AD1000上,D50的表现最好,AD1000的高频被驱动的更为饱满有力,而K701的表现基本也令人满意,SHP9000的高频表现仍与大耳放相比有一定差距,这几款音源都会限制SHP9000的发挥。

中频表现:D50的中频风格与高频类似,声音仍稍偏冷偏冲,大音量时有些粗糙,在铁三角AD1000上,D50的相对其他两款音源的差别最为明显。无论在年轻女声或成熟女声表现上,D50驱动AD1000的人声表现都更加饱满有力,甚至稍有些突出的感觉,而与D50相比C4 Pro驱动AD1000时人声显得稍显单薄,02 US的表现居中。在交响乐等表现上,D50的中频动态更大一些,但层次控制明显不如02 US好,大动态时稍显层次不清,但这种比较有力的声音相对适合年轻人也适合交响乐。而在一些小编制音乐、人声表现上,D50大动态优势相对不明显,而解析力则要不如02 US和C4 Pro,在这类音乐中D50的声音风格显得不够细腻,稍有些偏吵。不过这种风格,也许同样更适合年轻人和年轻有活力的音乐。

在飞利浦SHP9000耳机下,D50的优势相对没有AD1000上差别那么大,中频驱动力一般,SHP9000是一个低阻抗耳机中较难驱动的一个。K701的表现与AD1000类似,但同样差别较AD1000小一些,D50的中频更加有力一些,但声音层次和解析力仍是另外两款音源更好。

低频表现:D50的低频控制力和驱动力相对中频和高频来说相差较大,它的低频解析力明显不如02 US也要比C4 Pro稍差一些,在大动态低频表现上,D50的量感、层次和控制力上都明显不如02 US,也比C4 Pro较差一些。D50的整个声音风格并不突出低频,虽然驱动力导致细节表现不好,但基本可以控制,不会恶化声音整体表现。

高阻抗耳机与小耳塞表现

森海塞尔HD650 相对以上几款耳机阻抗更高,相对更难于驱动,在D50上在电平较低音乐中我们甚至可以将音量调整在刻度8左右,但要避免它的溢出失真发生。D50驱动HD650的输出音量足够大,在不失真前提下,它的输出音量要大于02 US最大音量一些。但从细节来看,D50驱动HD650仍与更好的耳机放大器有较大差距。一方面,D50的高频解析力的不足在HD650上有所放大,这个差距相对以上几款耳机来说更为明显一些。较为年轻有力的中频和高频风格在HD650上仍有表现,但中频驱动相对不如低阻抗耳机表现好。低频具有一定的驱动力,但解析力同样落后于02 US和C4 Pro,整体表现基本与低阻抗耳机表现类似。有一点优势是,D50可以将HD650驱动的输出声压更大,听的稍过瘾一些。但细节上不足仍然存在。溢出失真的情况没有K701、AD1000上那么明显,但仍然存在,所以HD650也不能在特别大音量刻度下使用。

在Aurvana air、UE TF10和Vsonic R07下,D50与02US的驱动力显得很足,对于这些小耳塞的声音细节也有足够好的控制力,而C4 Pro的高阻抗输出口相对不太适合小耳塞使用,低阻抗输出口又要稍差于D50和02 US的表现。在之前Aurvana Air、EC7和A8的测评中,我们曾使用过D50,D50比较年轻的中高频风格是较适合这几款耳机的,虽然D50的低频表现不够好,但应付小耳塞基本没有问题。在Vsonic R07和TF10下,C4 Pro的低阻抗耳机输出口也有较好表现,声音解析力和细节仍好于D50,高频有些偏软,和D50形成更鲜明的差别。而02 US的解析力,尤其在中频在高解析力的小耳塞上显得优势更为明显。在电平较高、节奏较快的流行音乐中,D50的高频控制力稍好于02 US,小耳塞在较大音量下不容易失真,或者说D50可以让小耳塞在更大音量下有较好表现。

线性输出+熊猫耳放

我们使用Monitor 02 US的线性输出和D50线性输出作为音源,熊猫耳放驱动以上几款耳机进行对比。D50耳机输出高频偏硬的风格此时仍有一定的保留,但声音明显更加中性,比耳机输出声音收敛很多,这当然也与搭配的耳放有一定关系。Monitor 02 US在整个声音细节上显得更加干净,层次较D50更好,在中频和低频表现上更为明显,人声更加饱满、温暖,中频表现明显更为立体、干净。而D50的中频解析力明显不如02 US,比02 US的中频浑浊一些,动态也稍差一些。在高频表现上,D50稍差于02 US,但差别没有中频那么明显。

总结

索尼 D50在耳机输出方面,与02 US相比,索尼D50在解析力上要稍差一些,虽然声音表现较为热闹、有活力,但声音细节还是明显不如02 US,尤其在中频。在低频表现上,D50并不擅长,低频量感较少,解析力一般,与02 US和C4 Pro相比细节表现较差,对大尺寸头戴耳机缺乏很好控制力,好在低频量感偏少,基本不影响整个声音表现。

与七彩虹C4 Pro相比,在用户应用角度来说它们是类似的产品。D50在声音细节上较C4 Pro稍差一些,C4 Pro的声音风格也更加中性、均衡,在驱动高阻抗耳机时,这些细节优势相对更为明显,而D50在驱动低阻抗耳机时的声音风格则与C4 Pro有很大不同,D50偏年轻的风格可能会得到年轻人喜爱更多一些,而声音细节则是C4 Pro更好一些。而在文件格式与规格支持,操作便利性方面,C4 Pro虽然还不够好,但比D50则强大许多。

D50的整体输出表现要稍差于目前市场中较好的音乐声卡,但在耳机输出上尤其是低阻抗头戴式耳机的表现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设计上,D50耳机输出忽略了较高电平信号溢出的问题,虽然正确的听音习惯和简单调节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带来的声音失真,但这一问题确实存在,使用时要避免大音量使用,按照我们前文谈到一些调节方法去操作来尽可能避免,但如果一首音乐的动态非常大,那也只能忍受在高电平时的一些失真了。

D50作为一款录音笔产品,却因为它的音质和耳机驱动力而得到发烧友喜爱,它不是什么超越万元级设备的神器,但它的声音表现也基本令人满意,虽然也有设计上的缺陷,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款录音笔成了最出名的随身听播放器,在一般用户看来的确足够意外,但为什么会是D50?似乎并非索尼有意“设计”。这只是说明高音质的具有一定便携性的音频播放器不但有用户需求而且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还可以做得更好。随身听玩家似乎一直没有放弃过追求一个更好音质的播放器的理想。Soomal在元月12日还会发布奥林巴斯LS-11录音棒的播放功能测评报告。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与iPod Touch2大小对比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正面的控制面板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背面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 黑白屏幕+背光灯效果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打开外壳
  • NEC MP201处理器的结构框图和流程图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AK4385 DAC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主板
  • E-MU 1616M PCIe 数字音频系统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RMAA 频响曲线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线性输出的频率扫描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线性输出的分离度测试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线性输出的分离度频率分析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RMAA S/PDIF输出时的频响曲线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S/PDIF输出的频率扫描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S/PDIF输出的分离度测试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RMAA 耳机输出时的频响曲线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耳机输出的分离度测试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耳机输出的分离度频率分析
  • 索尼 SONY PCM-D50 录音棒-耳机输出增益与失真的关系示意
  • HIFIDIY 熊猫耳机放大器-前面板
  • 乐之邦 Musiland Monitor 02 US USB 聆听二号声卡
  • Philips飞利浦 SHP9000 头戴式耳机
  • AKG K701 头戴式耳机
  • Audio-Technica 铁三角 ATH-AD1000 头戴式耳机
  • Sennheiser 森海塞尔 HD650 头戴式耳机
  • 泽丰UE耳机升级线:传世Transwarp与TF10
  • Creative 创新 Aurvana air 耳挂式耳机
  • 威索尼可 VSONIC GR07入耳式耳机
(赵宇为)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同学习共成长。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罗索实验室 [http://www.rosoo.net/a/202007/17707.html]
本文出处:夏昆冈  作者:赵宇为 原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将本文分享到微信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