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罗索

当前位置: 主页>啰嗦IT>职场+职业>

关于女性跳槽

落鹤生 发布于 2010-06-28 09:41 点击:次 
看似老婆这些天也在考虑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问她,看到这篇关于女性跳槽相关的文章,也讲述了一些...
TAG:

到了女性的尴尬年龄,职业发展正式步入障碍区。

拿到XX公司的offer, 待遇还算在理想区间,而且hr讲可以过去面谈,

思量后,感觉企业文化不符合期望,于是推掉了。

之后过了YYY公司的技术面,manager面之后杳无音信,或许开的太高了吧,

也或许因为年龄的问题吧,总之,即便是的,也不会放到台面上告诉你。

即便不走人,在原岗位,也会被考虑到年龄问题,

自己难道还要广而告之,誓在若干年内,不考虑婚姻问题。

想想,对于女性而言,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上3~5年,太不划算。

25岁硕士毕业,如果你干1~2年,走人,跳了之后一般待遇增长20%~30%很正常。

然后就可以在下一家公司待若干年,无论你想赖着结婚生子,还是有进一步的职业发展,It's up to u.

但是一般1年就走人的,正常情况下,或者是因为和公司环境不吻合,或者是不喜欢自己当前做的事情,

所以,该领域职业技能基本上刚入门。

但是,如果一名女性,真的踏踏实实做了3年以上后,现在做的公司,加薪也不愿给多加,怕你随时去结婚生娃了,

但是它也不想让你走,毕竟你还算个不错的劳动力。真的去找其它公司,同样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所以,郁闷是在所难免的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在这段时间内,充实自己,让自己可以独当一面,安心等机会了。

看到一片文章,不错,paste as below.

===============================

跳槽之前的三思

一思:追问自己的内心——我想要什么?我想达成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目标与现状是否匹配?在职业中我追求什么?我的职业价值观是什么?

二思:目前工作带来的价值及产生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自己评估,你目前的职业情况是否能够在未来实现你的目标?

三思:跳槽、卧槽的短期、长期收益各是什么?别的地方有没有能让你达成目标的机会?

作为职场的一员,考虑到前途、责任和压力,我们不能意气用事,用随意跳槽来解决问题,但遇到那些并非个人之力可以改变的情境,或者职场中遇到危机的时候,也是带来机会的时候。“危机”,本身就有危险之中包含了机会的意思,这个词在西方也很知名,让西方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神秘与精深。即使你做了最充分的跳槽准备,也不能保证你跳槽一定成功;即使卧槽把牢底坐穿,也不一定会收获职业价值。

当断则断,“树挪死,人挪活”,跳槽本来也是职场的游戏规则之一。

年龄和跳槽

25~30岁的职业目标——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25~30岁是职业建立期和积累期,在我国,这一年龄段是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人已经告别了年少的轻狂,精力充沛,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能长期外派;家庭的负担较小,交友活跃,因而容易积累人脉;同时,这一年龄段的人是创新思维最为活跃、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时期。

25~30岁这个年龄段成功欲望最强烈,人生的压力也最大,离开了父母,首先要财务独立,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其次要恋爱、结婚、生育、负担家庭开支,一生中最重要的各种抉择、最花钱的各种事情(除了看病)都正好扎堆在这一时期。因而,这一时期也是职业生涯中干得最苦最累的几年,是付出多、得到少的时期,是播种期。

这一年龄段的末段,即30岁的时候,个人往往会迎来一个职业危机期。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三十而立”。进入25岁的时候开始考虑如何才能“立”,到了30岁,觉得自己还没有“立”起来的人,通常会考虑跳槽,甚至转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施恩教授,专门从事组织心理学及职业生涯研究,也把30、40、50、60这样的整数年龄看做是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他认为,在25~30岁的年龄段,个体已经度过职场的实习期,开始成为正式的组织成员,被社会、企业所接受,逐渐开始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在这一年龄段,个体的工作应该进入一个较稳定的时期,尽量降低跳槽的频率。在一家企业工作 1~2年就跳槽的这种情况对人这一阶段的成长伤害很大,频繁跳槽不利于在个体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信任与承诺关系,得不到信任,就得不到上司的工作授权,不能够独当一面。因为得不到更多的重要工作机会,从而也不能进一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以及职业空间。

这一年龄段的“老跳”们,很容易使自己的职业成长陷入停滞,职业发展空间被限制,俗话叫“稳不住窝”。

案例“优秀员工也不能承受的跳槽之累”中的范文波,就是典型的跳槽依赖症。即使是一个优秀的人,也无法避免跳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使职业发展受挫,因为每一次的跳槽都会使个体积累的职业能量流失一部分。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如果要跳槽,最好能在目前的单位工作3年以上,以积累经验、人脉、资历,使自己的能量上升到高一级的职业平台上,有更高的视野,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积累人脉,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多参加同业公会、协会的活动,增加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现在人很难在同一个工作单位从一而终,因而要注重个人品牌的建立。如果自己没有什么闪光点,公司不会花大价钱雇一个没有名气的员工;如果个人品牌的诚信有问题,曾有让公司蒙受损失的经历,新公司则更不敢用了。

2.要有代表作品?注意积累能够代表自己成绩的作品,不管是解决方案还是业绩数据,都可以证明你的实力。让自己被别人认识,是跳槽时谈判的重要筹码。

总之,25~30岁这个年龄段的职业成功标准是: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广泛积累资源。

30岁的女性

专门辟一节写女性,是因为女性有自己特殊的人生任务:生育。当男性为“三十而立”得意或失意的时候,女性却不得不面对这个人生必须要迈过的“坎”。

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表明:北京市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为29 岁,全市每100个育龄妇女总计只生育了68个子女。据招聘网站的抽样调查,30岁以下的求职者中已经生育的不到一半。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量的育龄女性并没有生育。在这一时期,女性要完成事业与生育的双重任务。

30岁的女性,即使已经生育,孩子也非常小,正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女性面临这样一个非常实际而又难以平衡的抉择:是自己亲自伴随着宝宝成长,还是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或幼儿园?

无论是生育、养育还是工作,在女性到了30岁的时候,都会变得迫不及待。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养儿育女。对她来说,这两件事的任何一件,要做好它,都非常艰巨,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如何才能两全其美呢?不能两全其美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呢?

这些艰难而重要的人生抉择,无论是选择暂缓事业发展,在家相夫教子,还是以学业、事业优先,把孩子和家庭的需要再放一放,都无可厚非。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若干年后,不要吃后悔药、“30岁以前不要怕,30岁以后不要悔 ”。不怕,就是要有勇气,做最想做的事;不悔,就是说,既然是自己的选择,任何结果都要接受。

30~35岁的职业目标——形成自己的职业模式与个人风格

30~35岁是职业的定型期。在已有前期积累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模式,掌握本行业、本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运作体系。30岁之前,可以不断尝试、改变,30~35岁,就要明确地建立有个人风格的职业模式。无论从事什么样职业,都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运用,构成自己的独特价值,不可替代。也就是说,这一阶段之前,要选定一个行业或者领域,掌握其基本技能,并占有其中的一些资源;到了这一阶段,就要在此基础上开始创新了。

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数据显示:跳槽频繁的“白领”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 岁,处于这一年龄段的白领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频繁地换工作;而“25岁以下”年龄段频繁跳槽的不到四成,比例为34.98%。也就是说,35岁以下频繁跳槽的人,已超过九成。这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

许多企业的招聘条件中都规定,应聘者年龄不超过35岁,参考上面的调查数据,看来这个年龄的划分也不完全是企业的主观臆断,是有调研数据支持的一种判断。

如果将35岁定义为职业的分水岭,如图2-4所示,可以看到,职业个体开始分化,要么能够利用积累起来的职业能量,跃上一个新的职业发展台阶;要么就停滞在目前的职业阶梯上,一直到退休。35岁之前如果不能跻身高级管理层,职业发展空间就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因为只有高级管理层才不受年龄限制;要么不进反退,自己无心无力继续往上走,随波逐流,向下沉淀。

当然“35岁分水岭”这一概念是一个群体调研的结果,拿这个数据来简单地对应职业个体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看到,35岁以后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但这一概念至少提示我们,尤其是35岁以下的人士,应该对这一结果引起足够的重视,把 35岁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重要参考年龄。

这一阶段,最需要的是在特定领域里深耕细作,而不是频繁跳槽,“煮夹生饭”。这一阶段,最关键的是通过转变自己,营造一个相对自主的工作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践自己的想法,而不能轻率地转换工作环境,然后在新环境中面对老问题。

加入一个新的公司,总会经历一个磨合期,一般情况下,大概要持续3年。第1年里,个体与工作环境都会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工作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新鲜感,激发出工作创造性,个人和企业都会收获创新的思维与工作方法。1 年以后,新鲜感消失了,个体与企业进入到最佳配合期,也是个人在企业中最能发挥作用的时期,业务熟练,环境熟悉,干劲也足,个人对企业的贡献最大,这段时间一般会有2年左右。也就是说,在一个企业工作的头3年,个体的创造力上升,对企业的贡献最大,自身的收获也最大。

3年之后,双方的创造力就处于一个稳定期。如果个体职位没有调整,企业也没有大的发展,新的经营模式尚未建立,那么个体与企业的创造力都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如果稳定2年后还没有突破与变化,也就是一个人在一个企业的固定岗位上工作5年后,个体就应该考虑寻找职业发展的突破口,可以用调岗、跳槽和进修等方式来为工作引入新的变化和新的内容。

30~35岁这个年龄段的职业成功标准,就是形成自己的职业模式与个人风格。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如果要跳槽,最好已经在目前的公司工作了3~5年,确实没有发展空间之后再作出这一决定。

[案例]从“小知”到“金领”

蒋俊捷在大学期间给自己定了一个人生目标:成长为一个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小知”。

所谓小知,就是小知识分子的意思。蒋俊捷喜欢读书,阅读范围很广,喜欢思考,无论是观念,还是行为,都希望与众不同。但是,他并不想留在高校,因为在他毕业的年代,高校的开放程度还比较低,与当时整个社会越来越市场化的大环境脱节,他希望自己到最有竞争性的市场中去。

硕士毕业后,蒋俊捷利用校园招聘的机会,过关斩将进入了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门,主要审计上市公司的材料。安达信的工作强度足以使一个正常的人“崩溃”,但对人的工作能力的锻炼也是无以伦比的。初入安达信,蒋俊捷几乎天天加班到凌晨,一周工作七天。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蒋俊捷甚至都曾经考虑是否用自残的方式休假。

在安达信的第3年,蒋俊捷开始接触BA业务。BA是Business Audit(企业审计)的简称,是安达信推行的前卫的审计观念,其核心是内控客户风险。BA对于个人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和锻炼,他所做的不再是单纯的财务审计而是更多地向咨询靠拢。在从事BA的过程中,他对不少行业也都有了系统的了解。

有了这些积累,在安达信工作4年后,他跳槽到某大型证券公司从事咨询工作。在这里,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公司及公司的所有者、高层管理人员,使自己的业务范围、业务能力与视野都有很大的提升,也为他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

他的客户之一,一家房地产公司准备上市。公司老总对蒋俊捷的咨询服务非常满意,也很认可他的能力、人品与工作态度,他邀请蒋俊捷出任财务总监,承担该公司上市“路演”的运作。在仔细权衡后,蒋俊捷决定赴任新职,这一年他刚好34 岁,在工作8年后,成为百万年薪的“金领”。


35岁以上的职业目标——收获

过了35岁这个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就像一个农夫在经过了春播、夏种之后,准备秋收了。也就是说,经过十多年的职场打拼,大部分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成果。35~45岁的人生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事业与家庭等各方面的格局基本确定。这个年龄段想再有大的变化,是需要特别的勇气与气魄的。

据东方慧博研究院200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40岁以上的“金领”跳槽主要原因不再是职业发展及薪酬,而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还有就职企业的文化和战略与个人不相融。这里所说的“金领”,即指成功地于35岁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的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年薪在30万元以上。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占据一个相对比较高的职位,要随时小心不被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取代,保住已有的职位,或者希望更上层楼的,都还要继续努力。对于高层管理来说,这还只是一个步入高层管理阶层的起始年龄。对于没有得到一个较好职位的人来说,35岁是中场休息,略做喘息,还要继续往前走,不然,马上就会面对40多岁的“中年困惑”。

秋收并不等于能够坐享其成,还需要在职场勤奋耕耘,以攻为守,这至少需要10 年的过程。如果在35岁,事业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这时就更要努力了,不论之前的失败是因为什么,现在都需要重新评估自己,重新定位,重新开始。因为依据职业规划“向前看”的原则,凡是努力,总会有收获,总会比不努力有更好的结果。你无法超过别人,至少可以战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任何时候,都不要在自己的额头贴上“我年龄太大了,我不行了”之类的标签。这样的标签一旦写在额头上,别人马上会看到,而你也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40岁的男性

如果说,30岁对于女性是一个重要的“坎”,40岁对于男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坎”,这是一个会使男性产生中年职业危机的年龄。

40岁,“人到中年”,正是年富力强,生理、心理状态都仍旧保持在巅峰状态,就好像图2-4中那段无限伸展的平台。这一阶段个人的知识储备、阅历经验都处于最佳时期,是创造力的全盛时期,是全身心投入、争取人生更大成功的最佳年龄段。但正是这样的中流砥柱阶段,使中年人必须肩负起事业与家庭的双重使命,奋战于职场的同时,还要履行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就好像“蜡烛两头烧 ”。双重使命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为事业与家庭奉献了一切之后,中年人留给自己享受的所剩无几,甚至不得不预支乃至透支自己的健康来应对挑战。

孔子用四十不惑来描述中年危机,今天的40岁男性,即便没有多少困惑,也一定有重大的挑战等着他——是否能够顺利度过“中年职业危机”。

通常的“中年职业危机”是以下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1.心身耗竭综合症?“心身耗竭综合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是美国心理分析学家赫伯特·罗伊登贝格尔提出的。他的研究表明,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身心在职业压力下饱受折磨,进而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心理上的表现为:情绪容易波动,睡眠不实,注意力无法集中,创意越来越少,记忆力越来越差,经常犯错;在生理上的表现为:腰酸背痛,消化系统紊乱,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免疫机能低下。

处于长期紧张的高压力下的工作,是导致这一身心疾患的祸首。

2.身份适应危机?中年职业危机中一部分是“适应危机”,即对于“中年人”这一新身份的不适应造成的。中年人这一身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人到中年天过午”,40岁之后就意味着开始过下半辈子了,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对随之而来的可能的身体病患的担心,都会产生心理困扰。

另外,到了这个年龄,很有可能就在目前岗位“停滞”了,没有多少向上发展的空间了,认可与接受这一现实则成为另外一方面的心理困扰。

职场上,要随时面对来自年轻人的竞争,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努力学习,才能避免不被提前淘汰出局。相对于女性而言,40岁的男性如果失业在家依赖老婆生活,是一件非常伤自尊的事情。

新的时代发展环境,或者新的岗位的召唤,需要40岁的男性不断转变身份角色,以适应新的要求。比如说,对于一般职员、中层管理者来说,通常更重视业务能力,而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更重视管理能力,或者说重视处理人的问题的能力—— 以前的工作重在“做事”,现在的工作重在“做人”,如果不能适应新身份、新岗位对人的要求,仍然沿用以前曾经使你成功的能力模式继续新的工作,就会出现问题。

3.家庭危机?这个年龄段,尤其是对于中年男性来说,职业发展的关键词是,如何利用前期的积累,更上一层楼?如何健全身心,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自我减压?此时跳槽应该主要考虑与关注这两个方面。

如前所述,中年人面临的压力不单来自工作,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此时,父母年迈需要照顾,孩子的学业也需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

身心、事业、家庭这三重压力构成了中年男性必须要闯过去的“坎”,如果不能学会正确面对与适当减压,中年职业危机就不可避免。


[案例]失业的阴影

老徐今年42岁,本科毕业后,在国企工作几年后下海,自己创业,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不得已,他重新找工作,给别人打工。十来年过去了,他也换过几家公司,在有的公司干得还非常好,是业务骨干,年薪能拿到10万元。

但是,自从2007年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后,到现在一直也没找到工作。一年多来,他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濒临崩溃,现在只要是工作,工资给2000~3000也行。可越是这样,越没有公司要他。


第一份工作是值得重视的“第一桶金”

初出茅庐时的盲目导致跳槽频繁。初入职场,人生的选择往往是被动的。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能够尽快适应环境,大多数毕业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只要有公司要,不管是否适合都匆匆答应。这种“先就业,后择业”的状态在近两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加突出,尽管所获得的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工作,但是迫于就业压力还是被动地接受了它,希望用第一份工作当成进入职场的跳板。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北森测评网与新浪网策划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比较充分考虑职业规划问题。

大学生们难以找到适合自己、有长期发展空间的岗位,导致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跳槽比率非常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的跳槽比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这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样的员工流动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导致对“80后”恶评如潮,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表示不敢、不愿意录用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毕业生们随意违约,频频跳槽,有的干脆不辞而别,这实际上是一种缺乏诚信的表现,往往给招聘企业造成损失。

如此低的职业规划比率和如此高的跳槽比率,并不是因为大学生们不诚信、不理性,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懂职业规划。

上面的调查还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近两成的人找工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了解企业用人标准”。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在学校只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系统的职业规划并没有被大学列为必修的课程,只有个别有心的学生才会去关注、去实践。大部分学生虽然也关注找工作,也想了解社会上关于职业的各种情况,但由于活动范围、交友范围、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限制,总体来讲,他们并没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

2.学会选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整个求学的生涯中要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人才市场。之后,再选择与自己匹配的行业、企业、岗位,一旦选好了方向,就要坚持。

在选择时,必须把握好这样几个原则:

大型公司选文化,中型公司选制度,小型公司选老板。

好行业不如好企业,好企业不如好老板,好老板不如好上司。

选择使的是巧劲,努力使的是拼劲,为了成功当然要连吃奶的劲也使出来!

3.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份工作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决定了你职业生涯的起点。起点工作往往在“事隔很多年后”,才能看出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路提出了一个路径依赖原理,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就是说,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个人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个人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个人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个人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再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踏入职场后的第一份工作有可能是你初次接触社会的机会,对你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你的行业选择

第一份工作,无论长短,都有一段工作时间。根据路径依赖的原理,这段工作时间有可能会产生惯性,从而决定了你一辈子或相当长时间内的行业选择。在上一章讨论过,虽然每个行业都会有周期性的潮起潮落,都会提供很多机会,但确实存在着行业的差异性,有的行业无论在发展前景、发展空间、成长机会、待遇水平等方面,比其他行业都要强一些。

(2)影响你的职业选择

第一份工作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职业选择。例如,一个在大学里学习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当他毕业时,测试工程师比较热门,工作容易找,他便选择了这一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更适合做研发,研发人员的技术含量更大,职业发展空间更高。但他并没有如愿,因为他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做研发,而研发人员通常都是从毕业生中直接招聘的。

(3)影响你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份工作还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核心职业能力。最初进入职场的人所做的事往往容易形成一些职场通用技能。这些技能与专业、行业无关,但会与核心素质、核心胜任力有关,通常表现在视野、眼光、交际圈、思维习惯、价值观、道德观、行为等方面。这些素质与能力会在更长远的周期上影响你的职业发展。

4.大波浪上的小水花

踏入职场的起点属性也可以从大势上影响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这就跟名校会成为一个人的“名片”或“品牌”一样,第一份工作如果是在名企,你的“名片”或“品牌”作用就大。想象一下,第一份工作是IBM或者华为这样的企业,与其他一些默默无名的企业相比,你再找第二家工作单位时,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薪水谈判能力的影响差异就会非常大。

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还在于如果你遇到一个好上司、好师傅,在职业技能上给予你指点与帮助,那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这对你未来的成功同样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如果把工作的平台比作一个大波浪,那么,个人能力,则是在大波浪上翻腾的小水花,能跳多高,取决于它在什么样的平台起舞,从什么样的起点上起跳。

不可否认,哪个起点都有收入高的人,但是,在不同起点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起点比较高的企业工作,只要与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平持平,你就可以生活得很好;而在另一些起点较低的行业工作,想要获得社会平均生活水平都需要十分努力。

5.“择业派”与“就业派”之争

“先就业,后择业”是这些年大学扩招后,专家们为大学生就业难提供的应急解决方案。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讲,这肯定是不够理想的一种情况,但考虑到现实的就业难,超过80%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并没有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学校也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能是大学生们自己的“试误法”,让他们先到社会上,到企业的工作实践中去摸索,通过实战了解自己的情况,了解企业的要求。

尽管我们不能随意地对待第一份工作,也不要把第一份工作看得过重,相对于漫长的30~40年的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占用半年至两年的时间,可以认为是在打基础。因为第一份工作可以为你带来工作经验,光环、背景,甚至是一些人脉、资源等,但是这份工作未必干得长久,一般要等工作两年之后,才会慢慢地理解职场、企业、工作,进而适应环境。

职业规划的原则是“向前看”,着眼于未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第一份工作也许做得不成功,也许走了弯路,但只要现在意识到了,只要现在开始努力,还会取得成功。对于有了跳槽意愿的人来说,“从哪里来”,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要“往哪里去”。

(carry1314lele)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同学习共成长。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罗索实验室 [http://www.rosoo.net/a/201006/9738.html]
本文出处:CSDN博客 作者:carry1314lele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将本文分享到微信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推荐内容